连日来,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遭遇严重洪涝灾害,汛情紧急、民生受困,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。中国安能闻“汛”而动、迅速响应,第一时间调派第一工程局62名专业救援人员,携32台套先进适用装备紧急奔赴灾区,全面投入多方向应急排涝与抢险救援任务,阶段性成效持续显现。
在靖西市主战场,排涝作业多点联动、齐头并进。渠洋镇大力屯作为重点受灾区域,积水深度大、影响范围广,救援队伍将清除内涝作为核心攻坚目标,争分夺秒开展高强度连续作业。截至10月22日12时,该点位已累计铺设排水管线万立方米,区域内水位较抽排初期下降99厘米,显著缓解了群众出行受阻、房屋浸泡等现实困境,排涝效果不断深化,群众生活秩序逐步恢复。与此同时,22日新增救援点位靖西市新甲乡大甲村进展迅速,排涝车辆已按时抵达现场,救援力量快速集结到位。现场指挥科学调度,严格按照地方政府联合指挥部统一部署,有序展开管线布设与设备调试工作,为即将全面展开的大规模抽排作业打下坚实基础。
德保县多睦水库方向的抢险工作同样成果显著。截至10月22日12时,救援队伍在该方向已完成2公里排水管铺设,累计抽排水量达2.24万立方米。此前,救援队伍已高质量完成垭口封堵关键任务,有效遏制了外部来水对低洼区域的持续倒灌,为后续排涝筑牢了安全作业防线。
面对多睦村排涝面临的“距离长、落差大”双重技术难题——抽排水线米,常规设备难以满足扬程需求,中国安能救援队伍创新技术方案,为水泵加装增压组件以提升扬程,并采用“分级增压,接力排水”策略,全力保障抽排效率,确保积水清除工作稳步推进。
灾情侦察与研判工作同步深化。中国安能派出的专业灾情侦测组坚持靠前勘察、科学评估,此前已深入巴头乡多喜村念灯屯等偏远村落开展实地踏勘,全面掌握受灾底数与地形水文信息。22日,侦测组进一步加强与自治区水利厅的联动协作,共同赴靖西市新甲乡大甲村现场踏勘应急排涝线路走向,为后续精准制定排涝方案、高效推进救援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与路线支撑。
此外,道路抢通的前期成果持续发挥作用。此前,在德保县马隘镇古寿村方向,面对道路被淹、交通中断的严峻局面,救援队伍连续奋战、昼夜攻坚,克服夜间施工视线不良、水流湍急、作业面狭窄等多重困难,于10月21日凌晨2时10分提前6小时完成抢通任务,恢复被淹道路通行。成功保障沿线万群众正常出行,为灾区物资运输、生活秩序恢复打通“生命通道”。

